第7號房客

我之前在 Airbnb 的設定裡,有兩個固定的問題,期待住宿者可以回覆給我:為何而來?幾點抵達?

後者是為了避免抵達時間我無法接待,但前者其實許多人不會回應,但對於初次使用 Airbnb 、尚未有其他房東推薦的使用者,我都一定會追問,畢竟這是我對你的第一次想像,有時候也會讓我覺得接待起來更安心。

當然我期待的不是太細緻的答案,因此我也提供了一些簡答選項,像是拜訪朋友、旅行、洽公,之類的,但七號房客給我的答案很有趣:「我只是一個人到台灣散散心,遊遊走走而已。」

抵達的那一天,是一個與我年紀相仿的女孩,秀氣、客氣是對她的第一印象,從口音裡推測出她是香港人,也確認確實是,不過好幾年前全家移民到加拿大了,這一趟旅程原本是要跟網路上認識的台灣男友見面,殊不知機票訂好了卻分手了。分隔兩地、網路建立的情感,永久恆定需要極大的堅定信念,這部分我就沒聊太多了,倒是很好奇為什麼要移民?

「我妹的壓力太大。」她說當年她妹還在求學,學校壓力很大,才讓他們家決定移民。這讓我想到,學生時期,我有個朋友去香港交換,我問他香港跟台灣差在哪裡?他說他覺得香港更功利主義一點,人與人之間有較多的盤算,當然這些盤算的機制人人不同,感受也不一樣。

而這樣的壓力,她說搬到加拿大之後就消失了,而她已經出社會,現在在餐廳工作,她說她的薪水不比醫生護士差,她覺得人與人之間是更平等,她覺得她很幸運。

平等的感受往往是錯縱複雜的,數字或許只是一部分而已,更多的可能還有法律保障、自由自在生活,或是互相尊重。

最近的香港事件讓我想起她,或許我腦補了一些,但我相信她很幸運。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