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良犬之家

在失序的心理節奏下,爆發出的是獸性還是人性?

「你們這一代,靠爸靠媽,比起我們當年什麼都比較好,卻什麼都只會怪政府怪社會。」身為七年級中間份子,這些指控跟著我們一起成長,即便我偶爾心裡覺得莫名其妙,就好像你現在用智慧型手機,覺得它的設計難用抱怨時,難道會責難使用者怎麼這麼糟糕,比比當年的小海豚3310,功能都多到爆炸了,卻怪手機難用?

當然這不見得是個好的比喻,畢竟成長到一個階段,總得為自己負責。《野良犬之家》彷彿就想要說一個這樣的故事。

這齣戲的編劇是七年級生林孟寰的作品(15屆台北文學獎舞台劇劇本類首獎作品),劇本介紹寫著「敲響自我反省的警鐘,對自己深處的世代做出強烈批判。」在故事裡用犬兄(吳昆達 飾)犬妹(鄭尹真 飾),似人似狗的鬼魅情境,明著自省現在的我們出了什麼問題,害怕離開舒適圈,等著有人為我們負責;暗著諷刺忙碌的上個世代送入了食物、豢養的下午茶,兩代之間像是飼主寵物,而寵物在自己的世界裡變化成這個糟透了的模樣,卻不再感覺得到飼主的愛。

這次觀賞排戲,僅欣賞了第二場與第三場戲,我看完的當下其實陷入了困境--我不太確定這故事是在說什麼玩意兒--回家之後索性用劇本腦補一些想像,我好像更能進入犬兄那ㄍ充滿注音文的表達,然後用錄影帶播映懷舊節目,像是關鍵字的為時代上tag;小時候都說不可以交男女朋友,但是電視上又傳達著亂七八糟的性衝動,舒適圈裡的犬兄壓抑卻用亂倫找出口…。你說,時代背景、家庭教育、個人特質,這三個變項交互作用產生的效果,能沒有顯著影響嗎?在這些腦補之後,我也更加期待完整演出。

演出資訊

【時間】2014/8/21 (四)~8/23 (六) 19:30
    2014/8/23 (六)~8/24 (日)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實驗劇場
【售票】兩廳院藝文票券折扣網

※排練照片由動見体劇團提供,陳藝堂攝影。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