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舊城重生

上一篇克拉科夫有提到它是二戰期間保留最完整的波蘭城市;而相反的在二戰中,華沙則是近乎全毀。但波蘭人在戰後重建,且是根據舊的建築完整的「復刻」,還原成戰前的樣貌,如今這裡雖然重建後還未達百年,但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而足以代表「華沙」的名人有二:一是鋼琴詩人蕭邦,他雖然因戰亂旅居法國,但因為愛國,在逝世後請姊姊將心臟帶回波蘭,如今放在舊城區裡的聖十字教堂,而他在作品中也有很波蘭風味的樂章;另一位則是科學家居禮夫人,他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史上首位女性科學家,而她位在華沙新城區的出生地,如今已是居禮夫人博物館。




而足以象徵華沙的美人魚在華沙市區共有兩座,一座在舊城區,一座在維斯瓦河畔。美人魚足以象徵華沙,有兩種解釋與說法:一種是漁夫Warz娶了美人魚太太Zawa的故事(也就是Warsaw的名稱由來),另一種則是在外侮入侵華沙時一位姑娘奮勇抵抗最後跳入河中的紀念。不論傳說哪一種讓你買單,華沙美人魚最具特色的還有其手拿短劍與盾牌,以及美人魚的「雙腿」其實是分離的。


這棟華沙市區看起來像是蛋糕的最高建築「文化科學宮」就位在火車站與中央捷運站之間,但華沙人很不喜歡它,覺得它是最醜建築,原因不是因為外在,而是它的歷史意象。這棟文化科學宮是史達林支配蘇聯工人贈予波蘭的建築物,所以這樣的俄國式風格,蘇聯政權的負面印象,使得文化科學宮怎麼看怎麼不好看。


華沙的哥白尼科學中心在維斯瓦河畔,離河畔的美人魚很近。這兒大概就像是台中的科博館,我雖然沒有進入中心內看展,但也看到像是科博館外的群像,老師們帶著一群孩子們來參觀。科學中心外頭的公園也很值得一逛,除了裝置藝術之外,也有一些與聲音有關的實驗可以玩,像是因為不同高度所創造的音階高低,或是因為聲波的傳遞只在對角的圓弧才能聽到等等。








哥白尼科學中心的旁邊,就是華沙大學的圖書館。圖書館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圖書館的頂端有一座空中花園,雖然必須在校生才能進到圖書館內部,但參觀空中花園則沒有限制。空中花園從頂端連接到圖書館旁邊的公園,這樣的延伸放大了公園的視野,這樣的圖書館會更讓人捨不得離開吧?!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華沙舊城區的幾個重要景點。首先是皇家城堡與城堡廣場。皇家城堡是過去的舊皇宮,當然這二戰時也被徹底摧毀,這裡唯一沒被摧毀的,就是中心的雕像,他是 Sigmund Vasa III 也是決定將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到華沙的人。二戰時雕像下方的石柱雖然斷裂,但雕像本身卻仍完好,現在的石柱也是戰後重新立起來的。



聖約翰教堂是華沙最古老的教堂,哥德式風格的教堂建築。



舊城廣場,也就是其中一座美人魚所在的位置,這一區的建築在外觀上都有一些小巧思。







舊城往新城方向會經過樓堡,也就是新舊城的分野。





新城這座新舊融合的建築是最高法院,而在最高法院旁,草地上有許多馬兒的則是克拉辛斯基宮,另一側則是華沙起義紀念碑。










位在華沙起義紀念碑對面的這座教堂,是波蘭戰場教堂。教堂本身其實與戰爭並無關係,但它是軍人前來做禮拜的地方,門前的船錨、飛機螺旋槳,便是要與水手和飛行員致敬。



最後來看兩間美食。首先是有名但我認為不一定要吃的,是波蘭水餃,雖說是波蘭美食,但說實在我覺得一點都不好吃,台灣的水餃好吃多了啊!波蘭水餃皮超厚,料單一乏味,不過有甜的可以選,算是挺酷的。




接下來這間 AïOLI 我就很推了,不只好吃,而且超極高的 CP 值,平日早餐時段點飲料加1波蘭幣就有眼前這麼一個豐盛的set,餐廳的裝潢輕工業又塗鴉,難怪會大排長龍啊!



最後離開波蘭前,一定要喝喝波蘭的伏特加 Żubrówka 。波蘭道地的喝法,是要買裡面有一根草的伏特加,和蘋果汁一起喝。(我雖然也有這樣喝)但我最喜歡伏特加搭配的果汁是葡萄柚汁,而Żubrówka厲害的地方就在它的伏特加沒有什麼酒精味,算是我喝過最好喝的伏特加了!

波波四國的旅程到這就告一段落了,不過接下來還會有一篇,算是額外的日本住宿推薦(有什麼關聯性?)就請期待下一篇囉!

←PREVIOUS to be continued… NEXT→

》》更多照片《《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