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2:亞洲百老匯

今年(2018)七月下旬台中國家歌劇院將帶來兩齣韓國音樂劇,分別有韓國原創的《光的來信》,以及經典改編韓版的《搖滾芭比》。會提這件事,是因為這次的首爾之旅拜訪了「亞洲百老匯」的首爾大學路。

在鐘路區的惠化站下車後,這一區有很多很多的小劇場,而它有這麼多小劇場,甚至是全球第三大音樂劇市場,又被譽為「亞洲百老匯」,要回歸到 1966 年,因為政府扶植對抗北韓而推出的歌舞劇,一直到九零年代,除了原創之外,還有百老匯授權、與電視劇共同主打推出的音樂劇,使得音樂劇乃至於劇場的整個產業在南韓越發蓬勃(下一篇裡還會提到無語言的劇場,韓國的劇場脈絡在今年六月的表演藝術雜誌有更仔細的介紹)。

走在大學路裡頭,身為一位喜歡看戲的人來說,不免疑惑為什麼台灣沒有一個可以長期演出的定目劇?除了遍地開花的台北藝穗節,一直以來的亮點台北牯嶺街,與近年來各地爭辦的戲劇節,似乎很難有一個區域,持續的能有這樣的氛圍。

景點索引:大學路梨花壁畫村惠化血腸建大貨櫃龍山汗蒸幕明洞那間咖啡廳

在前往大學路之前,早餐還是必要的。第三天的早餐周邊是在南大門站附近,首先的餡餅應該是由早賣到晚,因為前一晚回到飯店前就看到餡餅大排長龍,早上人數不多就趕緊買來品嘗,還真不錯!而南大門市場裡的佳梅谷包子店則是非常非常好吃,我一直告訴自己離開前必須再來吃,但偏偏沒有再找到機會……





▲回到索引

搭著捷運到惠化站,出來後的區塊就是首爾大學周邊,這一區塊有好多大小劇場,不少建築像是新穎的電影院,選擇很多元。






▲回到索引

在大學路後頭的駱山公園,也是梨花壁畫村。曾經在社群網站上很火紅的「錦鯉魚樓梯」也出自於此,不過前往時樓梯已不存在(但有看到迷你版)。












▲回到索引

午餐則回到惠化站附近吃血腸。血腸吃起來有點像是我們的米血、豬血、米腸的三「味」一體,不過還有冬粉在其中,口感偏向香腸,很有特色的韓式美食,但他也會像是我們的豬血一樣,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




▲回到索引

建大貨櫃是相對比較新的景點,2015年開幕的貨櫃百貨,沒有正式的建築物,也因此別具特色。小有名氣的彩虹蛋糕 Dore Dore 在建大貨櫃裡也有分店,裝盤用金屬盤跟彩虹的繽紛很衝擊,嘗起來普通普通,是個拍照更勝品嘗的蛋糕。








▲回到索引

汗蒸幕之於韓國,應該就像是溫泉之於日本。據說很多韓劇也都出現過,是進入一個很大的窯烤烤箱去蒸烤,但它和我們印象中的烤箱最大的差異,除了窯本身之外,進入汗蒸幕是穿著衣服而不是泳衣(或裸體)。汗蒸幕的溫度很高,蒸後一定滿身汗,喝杯填米釀配蛋絕對是最佳選擇了!






▲回到索引

第三天的晚餐則到明洞來逛夜市。明洞這個鬧區就像是西門町,各種年輕人喜歡的店家、小攤販美食都聚集於此。而喜歡逛街的人也別錯過明洞,一間間店的面膜、化妝品、成衣在明洞有各種選擇,不過首爾意外的讓我覺得沒什麼東西可買…..就連我想買 SAMSUNG 的手機殼也沒比較多選擇(哀鳳在韓國還是有比較多用戶啊!)。





▲回到索引

而最後來看張咖啡廳的照片。在明洞的中國大使館對面有兩間匯率不錯的換匯所,是許多網站推薦的最佳換匯點,而在換匯所一旁的咖啡廳上頭掛著國民黨黨徽,好像叫「三民主義大同盟」的組織,這個組織與中國大使館遙遙相望。這畫面看起來很有趣,一查之下才發現,原來中國大使館所在地的前身其實是「中華民國大使館」,1991台韓斷交後與中國建交,後來被夷為平地改建為中國大使館……。


▲回到索引

←PREVIOUS to be continued… NEXT→

》》更多照片《《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